联系人: 李小姐
QQ: 942767783
电话(传真): 028-61035768
联系电话:18980828393
邮箱:cdzhtwhysp@126.com
地址:成都市益州大道南段益州国际写字楼588号21层
无禅泼彩山水(原创) |
2014-12-15 浏览 2359 次 |
无禅泼彩山水(原创) 2007-09-20 19:10:57| 分类: 无禅论画语录 | 标签:诗情画意 |举报|字号 订阅 无禅泼彩山水 与画家沫子交往中探讨当代艺术............ 中国画的创新 杂谈引起的话题;
赵无极与朱德群二先生的艺术和理念都没超越这个范围,二位先生均为当今世界最有名望的老一辈油画家。他们一生致力于用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创造西画领域的构想,历经半个世纪的探索,终于得到西方国际艺术领域的认可。 在油画和中国画表现物象和自然方面,我认为这是二种不同类别的艺术,二者各有其优势和方法;绘画艺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本土文化而单独存在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审美,观念,文化习俗,追求,认知必然不会一样。然而其结果目的都是使所描绘的艺术作品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 西方绘画追求微妙的刻画;光的透视,三维立体,抽象,印向,现实和超现实,诸如此类,名目繁多.....。 其优势为由于工具,颜料的不同,受载体的不同,在描绘对象时可反复刻画。 中国画追求意象,神似,意境,文学,诗词,阴阳生克制化,天人合一,追寻六法,以点线面为旨,画种分工笔,写意,工兼写,大写,小写,没骨等.........。在审美上与西画不一样;中国画认为太似为媚俗,太不似为欺世。 对风格而言,我主张各随其机,艺术是个人创作自由问题。 十多年前我开始了我艺术实验性的探索和实践,并站在中国画几千年来的艺术发展史上反观这段历程,由于中国画的载体——即宣纸的自然渗透发散特点,使艺术的变化魅力无穷无尽,并引响到整个东南亚众多国家。对于传统绘画艺术,我始终是站在赞赏和肯定的态度上,并致力弘扬和发展,他是今后中国画艺术发展的主弦律。 至于中国画创新问题,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文化共享,互相融合,但如何保持自身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就显得更加重要,在人们心目中,好象西方艺术重色,东方绘画艺术重墨,其实这种观点要改一改,当然色彩并非西方艺术的专利,我们祖先的绘画艺术在唐代就重彩而言,就发展得非常恢徨了,在更早些时侯,我国绘画艺术也是从色彩开始的。从一个民族的繁衍史上看,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他们都同等伟大而无分别。试想如果当今的埃及绘画也变成了埃西艺术,行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最怕盲目高喊中西文化艺术大合壁,自生民族文化消失,难到不可怕吗?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这一时代的艺术家要警惕起来才是,这是关系到民族文化存亡的大问题,我们这代人要有足够的认识。早在廿世纪中叶,中西方政治意识的对垒,在经济领域的较量,对异国文化的侵润,难到还不能经渭分明吗?为什么凡中西艺术融合显著者,在西方就能生存得非常显著?我对西方绘画艺术从来就非常喜爱,从内心从未排弃过,它是人类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我提倡的是,在文化艺术方面,立足本土优秀传统基础上去发展,艺术品的精神和内核一定是本民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廿一世纪一定会实现;经济发展世界有目共睹,文化艺术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还十分艰巨,在这方面不是让西方绘画来引响我们,而是让我们的文化艺术去引响他们,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全面复兴! 作为中国画的创新问题,是个非常大的课题,他涉及上千年的绘画史,故是个十分严肃问题,也是众多中国画作者一生都将面临的事情,就此今天谈谈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改。
![]() ![]() ![]() ![]() ![]() |
[返回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