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李小姐
QQ: 942767783
电话(传真): 028-61035768
联系电话:18980828393
邮箱:cdzhtwhysp@126.com
地址:成都市益州大道南段益州国际写字楼588号21层
画家无禅:笔墨横姿 较德焯勤 |
2016-6-4 浏览 2248 次 |
画家无禅:笔墨横姿 较德焯勤 2016-05-21 华西都市报 艺术圈
北京天安门城楼藏画尺寸365×110cm 天下山水在蜀,天下丹青亦在蜀。蜀中雅士皆好笔墨,黄荃、苏东坡、文同、张大千、蒋兆和、石鲁、陈子庄(石壶)等画坛宗师都出自巴蜀、扬名天下。近代,川内画坛生机勃发,英才辈出,不过,有一位可以称得上大家的人竟然被本土艺坛严重低估。无禅(曾思德),成都华阳人氏,早年负笈出川,名满京城。其主习花鸟、泼彩山水、精于梅兰竹菊,善金石篆刻诗词,初宗朱耷、昌硕,后涉笔近代诸大师法脉,尊崇传统而心融造化。 近年来,无禅先生的画作频频被中南海西花厅、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军委八一大楼、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泰国皇室公主许优雅、许娅雅等国际政要名流亦是其粉丝。如今,身为北京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的无禅先生落叶归根,如郑板桥般栽得盆兰返故乡,择华阳一处安逸之地,命为“德园”,在类似于隐居的状态中,近两年间创作出250多幅精品水墨,50多件雅致瓷画。这批氤氲人文情怀的旷世佳作,今后或将永远落户于其家乡供川人共赏。 痴心 丹青不疲识墨道 ![]()
泼彩山水尺寸54×49cm ![]()
九品红莲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探访了无禅先生位于华阳城区的画室,屋外郁郁葱葱,屋内梵香缭绕,品一杯清茶之后,先生将其颇为传奇的艺术人生娓娓道来。“喜欢上画画,很大原因是家学渊源。这要感谢我的祖母,她曾是华阳本地的刺绣艺人,她的刺绣绝技远近闻名,我也是从小看其伏案,看其刺绣创作。刺绣是中国传统手艺,需要熟练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我祖母刺绣出来的无论是龙凤还是松鼠等小动物,都活灵活现。于是我也目染成趣,陶然有志于画。” 在那个特殊的岁月,物资匮乏,笔墨稀缺,无禅先生就用铅笔临摹《三国演义》《说唐》等小人书里的人物,报纸上登载的有趣画作也被他悉数剪下来当做学习范本。全国所有的学校全面停课后,无禅先生索性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绘画当中。19岁那年,他下乡当知青,在忙完农活后就在最便宜的毛边纸上握管创作,细品丹青奥妙。后来,无禅先生攒钱买下了《芥子园画谱》和于安澜编纂的《画史丛书》,如获至宝的他从中疯狂地汲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养料。他曾赋诗一首追忆那时的学艺经历,其中最后两句是“丹青不疲识墨道,有心方知丈夫心。” 1985年,已初悟水墨门道的无禅先生进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厚积薄发的他很快成为同班学生中的佼佼者,半年之后,该校在福州举办了一场全国性各省分校学生画作汇报展,他创作的三件画作中的一件巨幅被悬挂在会场主席台上最显眼的地方,展览结束后,这三幅作品悉数被校方收藏。青葱岁月眨眼而过,如今无禅先生已浸淫水墨创作近半个世纪,但依然执着于念,初心不改。他曾写过一篇名为《砚边点滴》的自序,其中他讲述了自己对艺术的痴迷:“余性孤直,不会世间迎送,更不善虚词褒赞,早年志于道,故不知清苦,唯游心于艺耳。” 赏心 水墨之意显神韵 ![]()
层林尽染尺寸54×49cm
松云飞瀑图 尺寸365×145cm 2000多年前的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亦称“水墨画”。水与墨在宣纸上的融合渗透,以其独特的东方艺术美学形式,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在无禅先生的画中,观者可以尽情领略这份传承了千年以上的文化血脉。2008年,无禅先生曾应邀给天安门创作《春意盎然》,在这幅长3.65米,高1.1米的巨幅作品中,千株牡丹竞相开放,万朵玉兰素洁含芳,一艳一素,一浓一淡相互辉映,水墨之意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一一尽显。他另一幅雪竹图《清韵流芳》在国庆60周年时挂藏在天安门城楼上,他将竹的君子之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竹子矗凝风雪而不折其腰的博大气概,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操守气节和凌云之志。为川人赢得了莫大的荣誉。 艺术没有国界,无禅先生的画作被国人追捧的同时,也得到了西方观众的认可和赞誉。去年10月6日,无禅先生巴黎个展“墨的品格”在巴黎十三区市政厅开展,作为巴黎市政府中秋文化系列活动收官的“压轴大戏”,揭幕仪式当晚吸引了来自当地政界,各相关协会组织,艺术界,文化界,收藏界、媒体界等知名人士和众多中国画爱好者。无禅先生本人此次也受邀专程前往巴黎,在现场与诸位来宾共同为画展揭幕。法国人崇尚艺术,有着世界艺术之都称谓的巴黎,对世界各国艺术包容性强,然东西方审美意识有差异也有共性,因此现场展出的泼彩作品10余幅和20余幅传统风格的国画作品让巴黎艺术迷们惊喜不已,他们特别为无禅先生的泼彩系列水墨画“点赞”,因为油画颜料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 走心 固守本根为圭臬
白梅图 石兰图尺寸138×56cm 玉兰
作为一名用心思考,善于创造的艺术家,无禅先生的泼彩水墨和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有很大不同。凭借自创的“混沌理论”,他利用宣纸的自然浸透性,展现了色彩不可预测性的碰撞和融合,以此呈现丰富的肌理与视效。“在不可控的情况下去控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说道。无禅先生对泼彩水墨进行了2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他说:“我对自然界多维空间的探索,光影的捕捉,色象的变化,构成中的点、线、面、气韵、力度等,完全赋于新的唯美直觉,那种形式的构成,造型语言的表达,笔法和技巧都做了一番改造和突破。”他还认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绘画史的文化艺术传承者,不管其艺术形式怎么变,它的内核和形式一定凝固着本根文化艺术符号不能改变,全盘西化会失去本民族特色是不可取的。 无禅先生的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四君子是永远绕不过去的绘画主题。在他笔下,中国文人的坚韧、清雅、骨气和高洁展现无遗,他喜欢兰花,是因为“以兰为伍,可养心,可养气,可养志,可养节,可养廉,可养德。”他喜欢竹子,缘起于“四川到处都是竹子,尤以斑竹最为常见,从小就在竹林里玩,这也算是文化的母体。”他还专门创作《百竹图》,每一幅作品都配诗一首以明志。他喜欢梅花,甚至历时五年完成《百梅图》,以呼应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的百首咏梅诗,无禅先生的画作基本都只用自己写的诗,唯有这批诗意画例外,因为“中峰和尚的梅花诗暗含禅机,讲述了博大深邃的禅净合一的观识。” 禅心 润物暖心于无声
白梅图 石兰图尺寸138×56cm 玉兰
作为一名用心思考,善于创造的艺术家,无禅先生的泼彩水墨和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有很大不同。凭借自创的“混沌理论”,他利用宣纸的自然浸透性,展现了色彩不可预测性的碰撞和融合,以此呈现丰富的肌理与视效。“在不可控的情况下去控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说道。无禅先生对泼彩水墨进行了2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最终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他说:“我对自然界多维空间的探索,光影的捕捉,色象的变化,构成中的点、线、面、气韵、力度等,完全赋于新的唯美直觉,那种形式的构成,造型语言的表达,笔法和技巧都做了一番改造和突破。”他还认为,一个有着几千年绘画史的文化艺术传承者,不管其艺术形式怎么变,它的内核和形式一定凝固着本根文化艺术符号不能改变,全盘西化会失去本民族特色是不可取的。 无禅先生的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四君子是永远绕不过去的绘画主题。在他笔下,中国文人的坚韧、清雅、骨气和高洁展现无遗,他喜欢兰花,是因为“以兰为伍,可养心,可养气,可养志,可养节,可养廉,可养德。”他喜欢竹子,缘起于“四川到处都是竹子,尤以斑竹最为常见,从小就在竹林里玩,这也算是文化的母体。”他还专门创作《百竹图》,每一幅作品都配诗一首以明志。他喜欢梅花,甚至历时五年完成《百梅图》,以呼应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的百首咏梅诗,无禅先生的画作基本都只用自己写的诗,唯有这批诗意画例外,因为“中峰和尚的梅花诗暗含禅机,讲述了博大深邃的禅净合一的观识。” 禅心 润物暖心于无声 ![]()
朱竹猫尺寸138×56cm 书法作品
无论是表现竹林傲骨迎接风雪的《江天远水》,抑或是被泰国皇室收藏的《九品红莲图》,无禅先生的作品都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禅意,画面的幽雅与寂定让人心生清凉,在浮躁而喧嚣的画坛,能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佳作实属难得。无禅先生是佛家居士,他的号为“无禅”、“掸无”,也是取“有尘则掸,有垢则涤”之意。在这位艺术家眼里,中国传统绘画以儒为根,道为养,佛为润。“故欲固执丹青之道者,必浸润于三家,体其妙谛,方可言斯道也。” “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于他是否能把自己的学养和修为反映到作品里,这样你的创作才能跨越时空。”无论是为人还是作画,无禅先生都乐于把自己对世间体悟以正能量的方式传递给社会。“时刻都要拷问自己的内心,能为众生做些什么?”在过去的10多年里,无禅先生先后无偿捐赠两百余幅作品给峨眉山大佛禅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以及国内各大名刹,藏画于千秋,以供世人共瞻,在捐赠的这批精品佳作当中,就有他本人十分钟爱的《百梅图》。此外,无禅先生还热心公益事业,忠实追求古人谓之画乃助人伦之道,只去年一次就为西南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募集助学善款,公益义拍一瓷一画获十六万元无偿捐助。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摄影吴小川 艺/术/家/简/介 曾思德 ![]()
(无禅)亦号掸无、禅无,1951年生于成都华阳。北京中南海紫光阁画院院士、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院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北京浩天国展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英国牛津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无禅美术馆》荣誉馆长。 艺术传略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英才录》《新中国美术家大典》。并荣获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和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颁发的《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和第三届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展”特别金奖。 出版有:《曾思德画集》《梅兰竹菊专辑》《国宝熊猫专辑》《桃花花鸟专辑》,元朝中峰和尚百梅诗咏《无禅百梅馨香画集》《曾思德百兰图画集》《曾思德百竹图画集》《无禅佛教藏画选》,峨眉山大佛禅院藏画《无禅画集》、东方之子《著名书画家曾思德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曾思德作品选粹》、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曽思德花鸟《荣宝斋画谱》、中国邮政出版大型集邮《曾思德珍藏画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曾思德珍藏邮册》等专辑。 无禅系中国当代高僧乐山大佛乌尤寺遍能上人和峨眉山方丈永寿大和尚俗家弟子、绘画业师邓奂彰先生。笔下花鸟翎毛,汀花野草皆得其天趣。山水宗大千先生泼彩而自出机杼。尤对唐以来历代画竹研究颇深,所绘之竹,手法多变、意境清寒幽远。尤以所创霜竹著称于世。 作品被收藏的有:中南海西花厅、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军委八一大楼、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央军委办公厅北戴河办事处、京西宾馆、《求是》杂志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亚运会及国际友人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泰国皇室公主许优雅、许娅雅等珍藏。
|
[返回上一页] |